《林徽因文集》本是借来当闲书看的,尤其是读其中的建筑卷在我更是出于一种闲情。然而寥寥几页下来,书中内容的厚重和踏实却使我不得不正襟危坐了。
首先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林徽因的建筑观:在原则上,一种好建筑必含有以下三要点:实用;坚固;美观。实用者:切合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适合于当地地理环境。坚固者: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在寻常环境之下,含有相当的永久性。美观者:具有合理的权衡,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更要诚实的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勉强堆砌。这真是一种重实的建筑观。其中关于建筑美的条件更是真纯至上。像林徽因这种出身名门、学贯中西、处于中国刚刚走入现代的才女,本是摩登而又洋气的,但是她的摩登确实领了现代精神的要旨,而洋气中又不挂丝毫假洋鬼子的俗气。她不会对西方哥特式建筑唱些极其抽象的高调,也不会对中国的斗拱飞檐说些肤浅的溢美之辞。她的建筑美学既蕴涵了平民意识,又表达了科学精神。例如她对中国飞檐的美的考察:屋顶最初即不止为屋之顶,因雨水和阳光的切要实题,早就扩张出檐的部分。——但是檐深则低,低则阻碍光线,且雨水顺势急流,檐下溅水问题因之发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飞檐,用双层瓦椽使檐沿稍翻上去,微成曲线。这个曲线在结构上几乎不可信地简单和自然,而同时在美观方面不知增加多少神韵。她这种考察把中国飞檐的赏心与悦目都平实地描绘出来。她也注意到,在以后的发展中,人们常以为愈巧愈繁必是愈美,南方手艺灵活的地方,就出现了过甚的飞檐,姿态上虽然浪漫,但都不够庄重恰当,也违背了美的本意。由此她总结出建筑艺术起落兴衰的规律:创造、实验、成熟、抄袭、繁衍、堕落,再脱陈出新。所谓堕落期,即艺术超出建筑的目标,勉强结构纯为装饰部分,变成无意义的形式。西式建筑和中国建筑莫不如此。
与林徽因这种朴实的建筑观相应的是她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就治学而言,无论中西都有书斋与田野、务实与务虚之分,一旦有识之士把二者结合起来,就造就了现代学问的新景象。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的林徽因无疑是这样一位具有现代抱负的知识分子。就她的天赋与学识而言,她的发展可以是多方位的。但是从16岁起,她因实用而选择了建筑学并终生以此为业。在民族危难临头的30年代,几个“死心眼的建筑师”或借助原始的交通工具,或徒步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谷之中,在那积满灰尘和蛛网的陈年老梁上测量和记录着中国古老建筑的精华和糟粕。他们当中就有美丽勇敢的林徽因。从文集收录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当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他们当年工作的细致和严谨。正是在大量具体考察的基础上,他们发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实际的而不是抽象的弱点:清代匠人对于木料的使用过于浪费,尤其是横梁。这是因为他们不明了横梁承重的力量只和梁高成正比,而与梁宽关系较小。由此,不仅浪费木料,而且梁本身过重,影响下部的坚固。其次,中国匠师极少应用三角形这一不变的几何形来做支撑。还有一个大病是地基太浅。对于这些看去极其普通的弱点的揭示却显示出一代脚踏实地的建筑家平凡中的不平凡。
林徽因不仅是建筑学家,而且是建筑社会学家。文集中收录的“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集中体现了她这方面的造诣与修养。她认为现代住宅设计是全国经济的一个方面,公共卫生的一个因素,行政上的一个理想,文化上的一个表现。它涉及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理想和经济发展的途径以及国际间的了解与和平。为了实现给予每个公民应得的健康便利的住处的理想,她主张必须先做两种努力:一是调查现存人民生活习惯及经济能力,以作为实际筹划的根据;二是培养专家,鼓励科学工程及艺术部署的精神,以技术供应最可能的经济美丽及实用的住宅。她还提出了大量的建筑社会学的问题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如住宅内部的合理分配,外部的艺术形象,住宅区与工作地点的联络关系,住区每平方公里内的人口密度,如何取得绿荫隙地,如何设立公共设备,如何使租金与房屋造价和人民经济配合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实在是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需要研究的,并且这些问题带有极大的综合性,需要规划部门、建筑部门、交通和公共卫生等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的。在这篇文章里,林徽因选择汇编了英美等国家实验过的案例,并且对它们在我国应用的可能性做了评论和提示。我不了解国内大学的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是否有这类案例课程,如果有的话,我想虽然经过了70年,这篇文章仍然可以作为这类课程的一个很好的读本。在这类建筑社会学的研究当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古老传统,而且又增添了一种化理想为现实的现代精神。
掩卷遐思,超乎建筑学的范畴,似乎还有一些一般性的话题。在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刚刚起步之时,天时地利人和曾经造就了一代学贯中西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厚古薄今,而是以平和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的精华,以务实的精神把书斋和田野有效地结合,以大多数人的幸福为目标,以改良社会为己任。只可惜以后的战乱使这一切变成了梦想。我们今天有幸处于建设时期和平民时代,愿我们真正体会那一代人的理想和情操,使我们的知识界真正出现一种现代的新景象,以学问造福人民。如鲁迅说的:“真的,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了,能容这浊流使他干净。”